40年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红色印记在陕西尤其深刻,在革命圣地延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铜川耀州,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积极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创建了以照金为核心的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今天,我们走进陕西北部这片红色土地,再次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白发苍苍的老者步履蹒跚,在革命圣地并不少见,走进纪念馆,重温记忆中那段艰苦但充满信念感的岁月,也是对生命的回望。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步入纪念馆序厅,一件件历史事件在眼前展开,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红军小学”是著名的红色教育助学品牌,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革命老区。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就是全国258所红军小学之一。
照金红色小镇、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陈家坡会议旧址、薛家寨革命旧址,这条红色旅游线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览。
其中薛家寨革命旧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北方创立的第一座兵工厂。1933年春,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党政领导机关迁驻红军上寨后,在4个岩洞中分别设立了军医院、修械厂、被服厂、仓库等后勤单位,建了寨楼、堞墙、战壕、哨卡、碉堡、吊桥等。
这里距照金镇约5公里,有一小径相通,山寨高约1500米,形似葫芦,东南西三面为悬崖绝壁,山坡灌木丛生,仰视不见寨形,细看仅见草丛小道。整座山寨走势雄奇,军事上易守难攻。
一号寨为当年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其他分别为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单位和领导机关驻地。五号寨子应该在四号寨子对面,不过现在遥不可及,据说这里正是当年薛刚反唐屯兵之地。
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红军用过的麻辫手榴弹、枪支残件、刀具、军号以及生活用具等,其中麻辫手榴弹等是全国仅有的。这批文物现存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红色旅游的目的地之一,杨家岭革命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园内原有几排窑洞和一些果树,1942年后陆续修建了几栋“品”字形小洋房,还在山上修了几十孔土窑洞,栽种了一些果树和花草。
多年以前,梁家河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 “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当时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带领着村民致富。
4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现在,空闲时间一部分梁家河村民选择外出旅游,也有一部分村民搬进了文安驿镇的居民安居房。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正以他们朴实、宽容的胸怀和勤劳、务实的双手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1970年,村里为知青砌了6个并排的新窑洞,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知青院”,现在依然保留供游客观览。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名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