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7月17日下午,准备完委培人员的考试资料,交大一附院急诊科李晓青医师正准备去诊疗室。刚巧遇到来接班的姚芳兰医师,两人挺着大肚子相遇一笑。这一幕刚好被刚从诊室出来的高晔医师用手机记录下了下来,发到科室的工作群,又慢慢扩散开来……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照片中,西安交大二附院两名医生身穿手术服,靠坐在地上放置的脚踏板上输着液,虽然戴着口罩,但是难掩两人略显疲惫的神态。据照片拍摄者西安交大二附院麻醉科主任吕建瑞介绍,照片中左边的是小儿外科主任李鹏,今年46岁,右边的是麻醉科副主任李伟,今年43岁。“我当时完成手术经过A区,看到他俩靠墙而坐在手术间隙打点滴,感触很深,就拍下了这一幕,并发到医院的工作群里。其实医生也是普通人,我们也会生病,但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将救死扶伤的职责放在首位,常常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吕建瑞说。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为了规避外科手术对老人可能造成的生命危险,交大二附院心内科主任邓捷教授身穿10公斤密不透风的铅衣,连续奋战5小时,为77岁老人打通复杂冠脉阻塞血管。想尽了一切能想的办法,用尽了一切可以用的器械,最终通过近5个小时的手术,在全科齐心协力下,终于将这个迂曲、钙化,闭塞了数年的、他院望而生畏推荐患者外科搭桥的复杂CTO病变开通了。术中邓主任调侃了这么一句话:“迂曲、钙化、弥漫的CTO真不是人干的活,但是我不干,病人怎么办?为了病人我就‘不是人’一次了”。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照片中的医生是来自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张拓伟,2017年12月份,正值腊月里最寒冷的时候,凌晨导管室空调停了,凌晨三点多做完手术脱下重重的铅衣后,里边的洗手衣已经完全湿透,旁边的学生在震惊与敬佩之余随手拍下了这张照片。随后,张医生又继续忙碌起来没顾得上换干的,一小时后自己的体温又把这身湿衣服烤干了,然后第二天就重感冒发烧……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7月18日,西安市第四医院的手术室里,58岁的白内障屈光中心王从毅主任双膝跪地,为年仅5岁的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散瞳定位,王主任的这一举动,不禁感染了手术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一名护士悄悄的拿来手机,留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我听到过的这世间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西安市第四医院产六病区主任杨爱君如是说。然而,去年夏天,她却在为产妇进行产钳助产手术时导致肋骨骨折。为了确保产妇安全,紧急情况下,她用胸部抵着产床边进行了手术,手术很成功。直起腰的那一刻,肋骨区疼得直冒冷汗,第二天,仍然感到右肋骨区疼痛,她以为是拉伤,就坚持工作了一个多月。一个月后有天正在为产妇检查伤口时,突然感觉背部胸椎前方撕裂般疼痛,疼的站不稳,科室同事赶紧扶她到床上休息,后来杨爱君被检查出椎间盘从胸5椎以下到腰椎都有不同程度膨出或突出,右侧第七前肋骨陈旧性骨折,她不得不入院骨科接受治疗……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照片中的主角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小儿骨科的医生马益善。照片拍摄时,他已经连续值班36个小时,做了10台手术,因为想念女儿,他只能抽空通过手机“隔空”与女儿视频,一旁的同事为他定格了这一瞬间,而视频另一端马医生刚刚半岁的宝贝女儿,不久前因为洗澡着凉,患上了肺炎,住进了另一所医院的ICU,几天前刚刚出院。“陪女儿的时间太短,但看到女儿以后,觉得很温暖,似乎一身的疲倦一下子消散了很多。”马医生说。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照片中怀抱婴儿的是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妇科医生李玢,当时她值班结束正准备走,听到楼道里边传来婴儿的哭闹声,李医生循着声音在一间病房中找到了正在哭闹的小婴儿,询问得知小宝宝的父母亲被叫去术前谈话,留下舅舅独自照顾小宝宝,但小宝宝哭闹不止舅舅也手足无措。刚断奶的李医生看到小婴儿就像看到自己孩子一样,抱起来边唱歌边安抚,小宝宝很快就在李医生温暖的臂弯中睡着了……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在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干部——西安市第一医院医生刘明的记忆里,有位63岁女性藏族独居老人专程来阿里找他做双眼白内障手术,由于这位藏族同胞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畸形无法行走,刘明二话不说,将患者“公主抱”起,送进了手术间,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术台上,手术干净利落的完成后,又这样抱回了病房。事后藏族同胞满含热泪握着刘明的手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看着照片中笑得那么开心的小姑娘您可能想不到她竟然是一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即将做手术的小小患者吧?那个紧紧抱住她满脸爱意的看着小女孩的女士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手术二部的郭红老师,原本在等候区因害怕恐惧而哭闹的孩子因为郭红手机上的动画片舒展了眉头,因为郭红与之亲切地聊天而争取到进手术室参观的机会,最后终于同意取掉嘴巴里的大坏蛋而勇敢地接受打针,高高兴兴进入了手术间……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果果是一个五个多月大的宝宝,来到西京医院两天多,但因为妈妈住院不能哺乳,果果已经两天多没有吃一口东西,让人看着很揪心,但好在她遇到了一个甘当奶妈的护士。韩兆洋是西京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她也是一个七个多月孩子的妈妈,母亲的本能让她毫不犹豫的照顾起果果。给果果喂完奶,看着孩子安然入睡,韩兆洋又开始忙自己的工作,温柔的妈妈此时又变成了干练的护士。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7月10日,西安急救中心急救站的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按调度指令出诊急救,一起交通事故致伤者开放性损伤,急救站接到调度指令后火速赶往现场,考虑到搬运会使伤者受到二次伤害,急救人员不顾风雨就地为伤者处置,路过群众看到医护人员在雨地里救治伤者,也自发的为他们撑起雨伞遮挡风雨。虽然急救工作是在严寒酷暑下和时间争分夺秒,但为挽救生命,急救人义不容辞!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汶川地震发生时,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琦第一时间要求奔赴灾区,面对着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他义无反顾的冲在第一线。使他印象深刻的是“芭蕾女孩----李月”。李月是在废墟中被埋72h,截肢后才搜救出来,处于休克、意识不清状态。送到驻扎的医院后,杨琦主任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抢救;第二天李月残肢坏死腐烂,他又积极联系骨科教授,勇担一助,成功实施了残肢截肢修复术,挽救了11岁的生命。还时时鼓励她重拾信心。2008年的残奥会李月重新起舞,实现了芭蕾梦。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全身麻醉的孩子,需要留置胃管,西安市儿童医院麻醉医生马锐找寻角度,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的不适,最终跪在地上进行操作。尽最大努力减轻患儿的不适,是每一位医生心中的首选。男儿膝下有黄金,跪下的身体,但撑起的是生命。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珠,不要害怕,我来陪着你”手术后送到恢复室的宝宝,醒来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惶恐不安。西安市儿童医院的护士高红艳轻轻地将他抱起,摸摸头、拍拍背,像妈妈一样给他哼起了摇篮曲。温暖的怀抱,轻柔的安抚,孩子恬静的睡颜,定格成最美瞬间。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为了追求患儿骨折治疗的完美效果,西安市红会医院的医生将自身暴露在X光机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奋战在手术室。一台骨科手术中的X光射线对于患者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医生来说,一年大概要做100多台这样的手术,长期接触射线,健康难以保障。但骨科医生就是这样,他们是世界上唯一没上保险就敢替人承揽大活的“鲁班”,手中掌握着世上最珍贵的东西(生命),每次手术都用自己的身体健康作为赌注。用仁爱之心解除患者伤痛,这也许就是每个医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西安工会医院皮肤科诊室的温馨一幕,医生的手紧紧握着小患儿的手,这一切皆源自人生中的一次初见。初见时的微笑,初见时的信任,初见时的安心,爱无需多言,尽心守护着生命点滴成长。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西电集团医院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建筑年代久远,考虑到安全因素,无法安装电梯。前来就诊的老人们,无法自主上下楼的时候,都是“大力水手”医生们主动帮助家属用轮椅把老人抬上楼做检查,需要办理住院的,再抬上三楼住院部。一双双坚实的手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架起一部“电梯”。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这是三位“铅衣侠”们在经历了一天的手术后,凌晨三点导管室的景象,看着患者被安全的推出导管室,他们已经累的没力气回家了,甚至顾不上早已湿透的手术衣还穿在在身上,也顾不得家中的妻子还在亮着一盏灯等他。身在心内科,又名“心累科”,一个个白天和黑夜,面对突然发作的心脏疾病,常常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心,高度紧张感。一个急诊电话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下子就奔向导管室,这已是心内科医生的工作常态。因为他们更懂得“与生命抗争,同时间赛跑”的真正意义!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也许是他身材“苗条“的原因吧,每次遇到途中抢救病人,西电医院的武卫党医生都是第一个跃上平车去按压的那个医生,就像战场上的冲锋兵,永远走在最前面,控制最核心部位——心脏。一位61岁的急性心梗患者,在运输途中突发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瞳孔散大,武医生立即跳上平车,快速进行胸外按压,在医护人员”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以赴”的坚强信念下,患者历时9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

  • 首届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精神科的医务工作者总是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受到大家的不解与歧视,但是他们依然毫无怨言、默默的奋斗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面对患者,非常耐心,不怕脏,不怕累,帮她们洗脚、喂饭…违拗的病人不吃药,想方设法哄着吃药,老年痴呆的患者随地大小便,他们总是耐心的擦洗。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医学科,有位患者住院10多年,由于全身器官衰竭,在医院全力抢救下最后还是离开人世,大家都悲痛不已,他们早已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